马晓林︱三部马可·波罗研究的经典之作
2017年,上海中西书局影印出版了三部马可·波罗研究的奠基和经典之作:玉尔、考狄
《马可·波罗之书》,慕阿德、伯希和
《马可·波罗寰宇记》,伯希和
《马可·波罗注》。这三部英文著作,学术价值极高,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成书以来,一直是中西交通史、元史的必读书目。遗憾的是,国内收藏这三部书的图书馆屈指可数,长久以来很多学者都是辗转复印才得以利用。中西书局的影印本,想必会为国内学者提供很大方便。这次的三部影印本,书前各有荣新江先生的一篇序,介绍了它们各自的最初成书过程和学术价值,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三部经典的学术地位。这里我再补充介绍它们成书的学术背景,以及这三部书相互之间的关联。
欧洲旅人的东方情结玉尔、考狄、慕阿德、伯希和四人都有在东方生活的经历。对于旅居东方的感同身受,大概是他们关注马可·波罗的内在动机之一。
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是英国东方学家玉尔(又译裕尔、玉耳,Henry Yule,1820-1889)青年从军,在南亚任军官二十多年。玉尔退伍后返回欧洲专心著述,因为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术职位,所以在著作上署名亨利·玉尔上校。玉尔《马可·波罗之书》初版于1871年,1875年修订再版。1903年出版的定本,经法国汉学家考狄(又译考迪埃,汉名高第,Henri Cordier,1849-1925)补证。考狄生于美国,在英国接受教育,年轻时曾旅居中国上海数年,回到法国后,成为法国汉学的奠基人之一,一手创办了著名汉学期刊《通报》。
评论